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无机房电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无机房电梯的布置方式也更多样化,结构更趋紧凑。现针对本人设计过程中碰到的一些情况做简单介绍。
一、门机在机架体梁投影下方时的情况
一般顶层高度足够时,门机在机架体梁投影的下方时是满足GB7588-2003标准要求的,但是碰到一些特殊情况,导致门机与承重梁的距离不能满足标准要求时,就需要在机架体梁的布置方式、结构上去创新,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方案一、利用主导轨和对重导轨作为受力载体,结构如图1所示。
此种方案机架体材料成本低,结构、工艺简单,但是主导轨、对重导轨均需采用实心导轨,导轨下端一般要落在导轨座底面上。此方案应考虑实心、空心导轨的沉降及沉降是否均匀,此种方案主机机架安装比较独立,无需在墙体上开槽,常用于小载重、低速电梯。
图1 导轨受力结构
1—机架体 2—对重导轨连接件 3—对重导轨
4—主导轨 5—主导轨连接件 6—连接件
方案二、利用主导轨、侧墙体、后墙体作为受力载体,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主导轨与墙体共同受力
(a)俯视图 (b)侧视图
此种方案机架梯材料成本低,结构、工艺简单,对重导轨一般采用空心导轨,较方案一能节约导轨成本。此方案也需考虑导轨的沉降,导轨下端一般要落在导轨座底面上。此种方案常用于小载重、低速电梯。
方案三、采用对重后置,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对重后置结构
此种方案轿厢绳头梁布置在高点位置,可以满足与门系统的安全距离要求。此方案结构复杂,底坑深度相应要加深,轿厢净宽可以做到最大,井道空间利用率大。
方案四、将承重梁分段加工,采用螺栓、焊接结构,避开门系统的位置,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层差式机架体结构
此种方案机架体1与机架体2先用螺栓连接,然后焊接成一体,可用上下加强板、上下加强筋加强,焊缝应严格要求,做好焊接检验。此方案通用性强,适用于大部分侧置式无机房电梯,可以满足与门系统的安全距离要求。
二、一种井道宽度利用率高的侧置无机房电梯布置方案实施例
一般额定载重量1000Kg,额定速度1.75m/s的侧置式无机房电梯轿厢净宽大约为:井道净宽-800,井道的宽度利用率低,且轿厢易设计成狭长结构,不美观。而图5所示轿厢布置方案可以将轿厢净宽设计为:井道净宽-600,这样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当主机投影在轿厢上方时,在轿顶护栏上要做好标识,提醒检修人员不要俯伏,不要把头、手伸出护栏外。轿顶护栏与主机的间隙要尽量大,最好大于50mm,防止剪切。在平层位置时,轿顶护栏应超出主机外缘的最下边(图6),或者主机外缘的最下边做护板延伸到护栏顶部以下(图7)。
图5 井道宽度利用率高的侧置无机房实施例
图6轿顶护栏保护措施

图7主机外下缘防护板
结论:无机房电梯机架体的结构设计方案有多种,采用何种方案使受载更合理、材料更节约、工艺更简单、安全性更好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
作者:余海波 夏伟
来源:《电梯工业》杂志2019年4月 第1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