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郫筒街道老旧小区加装的电梯。郫筒街道提供。

从公开的文件看,旧改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有一个共性问题,即,按照当时的建筑技术规范,7层及以下等住宅没有强制设计电梯,随着新建住宅电梯普及以及老龄化社会逐步深入,居民对电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所以,国家在划分旧改类型时,把加装电梯放在了“保基本配套设施”里,换言之,加装电梯作为旧改优先考虑内容之一。
不过,正如黄艳副部长所言,地方制定政策主要是从资金支持方面给予支持,实际加装还是要本着居民意愿。在实际加装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也就在“意愿”方面难达成一致,一般而言,高楼层住户是装电梯的推动者,愿意承担部分安装费用,低楼层住户,特别是1楼,虽然费用不承担,但担心后面会影响采光、产生噪音,甚至影响到房产的价值。
有业内人士认为,加装电梯出发点是提升大家的居住品质,所以,如果加装后仅提升了高楼层住户的品质,而牺牲了低楼层住户的利益,这显然也不是装电梯的初衷,现实来看也是如此,在北京、上海等地,即使取消了“一票否决”制度,但仅针对没有明确表态的业主,仍旧保留只要有业主明确反对,电梯加装的事还是不能强行推动。说到底,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反对方的“痛点”,而这一“新方案”推出,1楼或没有反对理由!大家一起来看看!
这些年有一种新经济叫“共享经济”,大家应该或多或少都听过。不过这柯并不是一个新名词,灵感来源于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比如我们大到个人乘高铁,自己没有必要买一列高铁,也不太现实,小到骑自行车,现在遍地都是共享单车,骑一次1元-1.5元,单车在域内还可随时停放,方便换乘,可以说,不仅便利,支付成本也可接受。说到底,只要有平台愿意做这件事,其他使用者都可搭上使用的便车。
那么,把共享经济理念运用到老小区加装电梯中,那就更具现实意义,这个新方案就是“共享”电梯新模式,由于其可操作性强,目前各地试点普及实施的速度非常之快。
据媒体报道,四川江油的某小区推出了“共享电梯”受到大家的欢迎,至少解决了两个大问题:一是资金分摊,整个电梯设计、安装等,都由第三方公司来做,且都不需要业主们花一分钱,这省去了楼上楼下分摊费用比例的烦恼,更重要的是省去了这一大笔启动资金(安装一部电梯一般要40-50万,加上每年的使用维护费用就更多),只需在乘坐时给付费用,坐一次算一次钱,顶楼层住户最高也不超过0.5元/次,其他楼层依次递减。
二是1楼、低楼层住户的光线遮挡和噪音问题。电梯箱设在单元楼的外面,使用的是玻璃幕墙,不影响各楼层的采光,同时,采用的是无机房的光伏发电方式,基本上没有额外的声音发出。所以,低楼层住户担心的挡光、噪音问题迎刃而解,既然居住体验不受影响,即便房子进入二手房市场,也不会因装了这样的电梯而出现贬值,这样一来,即使是1楼等低楼层住户未享受到乘坐电梯的便利,最多不得利,但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据笔者查阅信息发现,目前包括北京、昆明等地在此前已在试点实施共享电梯方案,从业主使用情况看,基本上都是赞赏有加,用安徽政协委员王阳的话说,老小区装电梯由于分摊费用推广受阻,但引入共享电梯后,每刷卡坐一次只需要几毛钱,能得到大家的广泛支持。
截至目前,包括福建、广东、安徽等20多个省市都陆续推出了共享电梯方案,有遍地开花之势。
笔者还是认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有利之处挺多的,毕竟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是孕妇来说简直就是福音,如想要了解加装电梯的其他相关内容,可以访问我们悦铭机电官网,更多专业资讯等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