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郫筒街道老旧小区加装的电梯。郫筒街道提供。
“要得,走,坐电梯回去。”

广安区花桥敬老院加装的电梯投入使用已经一年了。近日,记者来到该敬老院了解电梯使用情况,刚进门,就见到了这样一幕。
“电梯比走路快多了,而且省力,确实方便了很多!”广安区花桥镇敬老院老人刘启江对记者说道。
位于广安区花桥镇环城村8组的花桥镇敬老院占地10余亩,属县级特困供养中心。现居住有87名老人,其中有26名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曾经,在没有电梯的敬老院里,这些老人的照护、出行是个大难题。
2019年,由上级投入定向补助资金250万元,为该院实施了全面升级改造,加装电梯就是其中的项目之一。
“加装完电梯以后,老人上楼下楼更加方便。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乘坐电梯也更加安全。”花桥镇敬老院院长艾静华介绍道。
跟随老刘一行人的脚步,记者也一同走进了电梯。随即看到,电梯厢内大概两平方米,能够容纳10人左右。随着电梯启动,不到3秒,大家就到达了2楼。
今年70岁的伍启安老人个性爽朗,他告诉记者,能够安装电梯他十分高兴。以前,他每天都会四处串门找人聊天,但随着岁数的增加,身体越来越差,原本一口气就能爬上去的楼梯,后来要休息两三次。没装电梯前,上下楼消耗太大,身体实在吃不消。因此,伍启安的活动区域越来越小,笑容也越来也少。但电梯安装后,他的生活重新精彩了起来。
“电梯装好后,我又能四处串门了。我这人没啥特别爱好,就是喜欢找人吹牛聊天。”伍启安笑着说道。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老人向记者表示,电梯的安装使用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在少数老人口中,记者也听到了对安装电梯持反对意见。
“虽然电梯获得了大部分老人的欢迎,但是在电梯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有一些质疑声。”艾静华说,敬老院的老人大部分长期居住在农村,对电梯比较陌生,加之年纪较大,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高,有一些老人就质疑电梯的作用。
敬老院的杨于禄老人就曾是质疑者之一。“花这么多钱就为了装一部电梯,电梯运行、维护还需要钱,很浪费。”谈到电梯,杨于禄告诉记者,自己曾经明确表达过对安装电梯的反对意见。
面对部分老人的质疑,艾静华告诉记者,广安区民政局曾组织工作人员在院内对安装电梯的重要性和便利性进行了科普。
“老人如果发生紧急情况,需要医疗救助时,我们可以通过电梯运送,不需要人工抬,能够节省时间、体力,提高效率,减少安全隐患。”广安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他们从电梯日常作用、紧急情况使用等方面对老人进行讲解,得到了绝大部分老人认可。
悦铭机电团队感言:
敬老院安装电梯,让所有老人们轻松出行,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幸福感提升了不少。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扶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政策,毕竟老旧小区的居民普遍高龄化。很多老人吃苦一辈子,对于投入大量资金来解决上下楼这种“小麻烦”难以理解。悦铭机电团队认为,
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让不论是敬老院还是旧小区的一些老人能够转变心态,在接纳新生事物的同时能够安享幸福,让民生工程真正得民心、暖民心。
本文部分来自【广安日报-广安在线】,侵权联系删!